
缅甸印象
2012年2月15日-2月25日
(上)
2月15、25日 仰光
2月16-18日 茵莱湖
2月19-21日 曼德勒
2月22-24日 蒲甘
缅甸
(Myanmar)
缅甸从南到北长约2090公里,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。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回归线以南,属热带。
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,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,经历了蒲甘、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。
缅甸有约5200万国民,70%为缅族。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(8.5%)、克伦族(7%)、孟族(2%)、克钦族、克伦尼族(1%)、钦族(2%)、若开族以及印度人、孟加拉人、华人(3%)。缅甸官方目前不承认印度人、孟加拉人、华人为法定少数民族。
缅甸是著名的“佛教之国”,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1000多年前,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,制成贝叶经。在缅甸5200多万人口中,80%以上信奉佛教。缅甸的每一个男子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。否则,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。
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,建庙必建塔,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。因此,缅甸又被誉为“佛塔之国”。千姿百态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缅甸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。
1954年5月17日“卫塞节”(Visakha Day,世界佛陀日)举行第六次世界佛教大会的会场
巧达吉卧佛塔内有长70米的卧佛雕塑。雕塑完成于1907年,20世纪60年代重修。
卧佛一双栩栩如生、炯炯有神的眼睛特别扣人心弦,是中国画家的点睛之作。
卧佛雕塑的佛脚上
雕刻彩绘着108个格子和图腾
其中59格是人的世界
21格是动物的世界
28格是神的世界
仰光瑞德贡大金塔
(Shwe Dagon Pagoda)
瑞德贡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8年,至今已有2500多年。大金塔主塔高110多米,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。4座中塔和64座小塔呈众星捧月状环绕在主塔四周,风格各异,错落有致.整体合一。每座小塔的壁龛内均供奉着大小不一的佛像。
整个高塔贴有20516张金片(仅主塔贴金就重达7吨多),形成了昼夜金碧辉煌的外观。相传塔下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佛发,是著名佛教建筑和人类文化遗产。在缅甸百姓心中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。
大金塔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建有四道正门,每门入口处均有造型独特的缅式狮身人面兽守护。南门建有电梯,供国宾及外国游客登塔使用。
仰光瑞德贡大金塔(Shwe Dagon Pagoda),整个高塔贴有20516张金片
大金塔留影
2月16日上午自仰光飞往东枝
茵莱湖
(InIe Lake)
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,为缅甸第二大湖,是缅甸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。湖面海拔970多米,南北长14.5公里,东西宽6.44公里,三面环山,来自东、北、西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,向南汇入萨尔温江。
茵莱湖上,漂浮着一片片的水上菜园,叫“浮岛”。这些浮岛可以随湖水的涨落而升降,也可以像船一样划来划去。岛上的蔬菜既不会因湖水暴涨而淹没,也不怕干旱无雨而干枯。
茵莱湖上的浮岛有两种——天然浮岛和人工浮岛,它们都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。当地人为了谋生,把湖上漂浮的水草、浮萍、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,覆盖上湖泥,用竹竿将其固定于湖底,造成新的浮岛。这些浮岛的面积大小不等,大的有0.4平方公里,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。
生活在水乡泽国中的茵达族人,一般是把有若干高脚木桩的房屋建在湖畔或岛边的浅水中,形成了一个个水上村落。远远望去,碧水之上村落点点,别有天地。每家的门前都系有一叶扁舟,一出家门就以船代步。所以,人们从小练就了用脚划船的硬功夫。当地人认为,用脚划船速度快而耐久,并能腾出手来撒网、抛叉,一个人在船上作业,可以行船捕鱼两不误。
陈毅元帅游览茵莱湖时被这种奇景所吸引,写下“飞艇似箭茵莱湖”、“碧波浮岛世间无”的诗句。
茵莱湖水上居民独特的划船动作和捕鱼方式
茵莱湖落日
茵莱湖之晨
远处的人、艇清楚
近处的人、艇模糊
给人强烈的运动感
这就是慢速快门带来的效果
同团的团友,他们是我们的“镜子”
(我们也是同样的打扮,乘坐同样的舢板)
茵莱湖上的水上集市
缅甸的儿童和妇女
习惯在脸上涂抹当地一种
叫“德纳卡”的天然树枝研磨后的浆液
据说有防晒、护肤、美容的功效
是一种最普及的护肤品
长颈族
长颈族是由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喀伦族(Karen)的一支巴东族(Padaung)所组成的,只能在湄宏顺镇看得到。但在茵莱湖地区也能见到少量的长颈族妇女。
实际上,“长颈女”的颈部长度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,而是她们的锁骨和肩骨因铜环的压迫而下陷。
长颈族女孩在5岁开始骨骼发育时,就在她们的脖子上套上铜环,开始是3个5个,然后每过一个时期就增加,一直到10几20个铜环,最高记录是27个。
铜环一旦戴上,终生不能取下。铜线截面直径可达1.5厘米,总重量在5~10公斤之间。
长颈族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,带我们的当地导游说:当初是为了防止老虎咬断自己的脖子。
她颈部的铜环有24个 离最高记录还差3个
茵莱湖的水中佛塔
瑞茵,爬上小山看到的古老塔林
我们入住的水上木板酒店后面的村落
水上木板酒店北翼的客房
我就住在看见阳台的那间212房
在水上木板酒店露天通道上拍的黄昏景色
清晨,水上木板酒店前面的水道
同住一间酒店的客人在餐厅用早餐,光线太美了,我悄悄地给他们拍了一张。
水上木板酒店北翼的房间
我住在画面靠右打开房门的这间
自拍像
茵莱湖的海鸥
只要向天上抛食物
大群海鸥就会跟着快速前进的船争食
茵莱湖水上居民独特的划船动作和捕鱼方式
制作卷烟的手工作坊
制作丝绸的作坊
这位妇女展示用3支荷叶茎
抽丝合成一根丝
然后用这种丝来织成名贵丝绸的工艺
繁忙的茵莱湖
宁静的茵莱湖
请继续关注《缅甸印象》(中)
本游记著作权归詹姆斯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!
